拍賣新篇章 : 首場「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於香港誕生

拍賣新篇章 : 首場「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於香港誕生

首場「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跨門類拍賣於香港舉行,滿足藏家對於廣泛藏品選擇的需求。

首場「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跨門類拍賣於香港舉行,滿足藏家對於廣泛藏品選擇的需求。

安迪.沃荷、史提芬.克萊因和飄移工作室的拍品細節。

富藝斯為香港藏家群體開啟全新篇章,在6月14日舉辦「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跨門類拍賣,提升本行於亞洲展示上述三個類別的門檻。

有鑒於亞洲藏家在全球拍賣對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作品的需求殷切,為富藝斯奠定時機,決定在香港擴大拍品選擇,以體現富藝斯在這些收藏領域的全球實力。

就當前文化趨勢所見,以上三個來自非凡往績的不同門類匯聚同一拍賣,前所未見,將會產生協同效應,捕捉當代藏家的興奮脈搏。多年來,富藝斯一直在香港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中限量蒐羅版畫、攝影及設計作品,屢創佳績。這次綜合拍賣屬於新里程碑,不僅滿足藏家對於廣泛藏品選擇的需求,而且讓我們在亞洲提供更為全面的收藏類別,擴充富藝斯核心門類的全球板塊。

富藝斯致力協助藏家建立適合個性和品味的多元化收藏系列。我們在下文分享了如何在香港發展這三個類別,應對急劇增加的買家需求,為資深藏家和收藏新手提供更多選擇。

安迪.沃荷《新天鵝堡(見F. & S. 372)》1987年作,絲網印刷,獨特顏色試作版。「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概述

全球不少重要公共館藏和私人收藏都有納入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作品。雖然部分藏家主力收藏其中一個門類,但亦有些藏家特別欣賞以上三個類別,使他們能夠購藏到一些當代知名藝術人才之佳作。

UBS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藝術市場報告指出,如此策劃實屬時機成熟。由於經典大師畫作價格依然遙不可及,新生代收藏家在價錢相宜的選擇中尋寶,而這些選擇為他們打開了探索個人願景深度的全新可能性。

如此願景與「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目標不謀而合,其中100件拍品涵蓋上述類別。亮點包括:

1. 限量版畫 — 蒐羅凱斯.哈林、安迪.沃荷、草間彌生等藝術大師的限量版畫及限量作品,另外亦有市場鮮見的新晉名字,秉承富藝斯的多元化精神。

2. 攝影 — 富藝斯獨有「ULTIMATE」平台首度亮相香港,蒐羅史提芬.克萊因獨一無二的寶麗萊即影即有照片,聚焦當代流行文化標誌

3. 設計 — 蒐羅來自日本、英國、意大利和北歐的精選設計臻品

 


限量版畫

草間彌生《南瓜(白Y)(K. 150)》1992年作,絲印版畫,第102/120版。「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限量版畫最近有甚麼市場趨勢?

就藏家而言,限量版畫代表了充滿活力和不斷變化的收藏領域,可以接觸到許多時代、運動、流派的藝術家。這種趨勢也許並非新事,但鼓舞人心之處無疑在於門類的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精明藏家開始欣賞限量版畫的精美品質和稀有性。

對於限量版畫門類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當代不少著名藝術家投入創造限量版畫的行列,吸引更多藏家入門。印刷商和出版商同時不斷湧現,為這些藝術家提供一系列創新技術支援。隨著需求的增長,限量版畫的雄心和能力也隨之增長。

此外,門類見證了藝術家如何在非慣用的媒材上進行藝術創作,饒有趣味,比如尼古拉斯.帕蒂製作金屬版畫,以及奈良美智與浮世繪工匠合製頂級木刻作品,猶如充滿驚喜的冒險。

奈良美智《走下去(M. & S. E-2010-012)》2010年作,木刻版畫,第40/50版。「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如何證明限量版畫的真確性?

富藝斯限量版畫專家團隊經驗豐富。多年來看團隊看過數以千計的藝術品,經已培養敏銳觸覺,獨具慧眼,與同業專家建立良好關係。

當作品進入二級市場時,我們的國際專家團隊會確保相關文件齊全,可追索來源。 。

 

富藝斯提供哪些類型的限量版畫?

我們在本次拍賣中蒐羅多類別版畫,包括不少人氣藝術家的木刻版畫、絲印版畫、蝕刻版畫和石版畫等。重點在於這個門類涉獵所有媒材,而所有媒材亦有多版複製品。本次精選作品甚至涵蓋草間彌生和薩爾瓦多.達利、艾莉遜.絲克曼和艾得佳.普連斯的小型雕塑限量複製品。

 


攝影

史提芬.克萊因《凱特.摩絲,紐約市》2003年5月8日作,獨版彩色寶麗萊8x10即影即有照片。「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攝影最近有甚麼市場趨勢?

亞洲市場的增長和藏家的湧入令人興奮不已,而UBS巴塞爾藝術展藝術市場報告證實,Z世代是攝影在亞洲市場的主要動力之一,前途無量。

相比存世數個世紀的媒材,攝影實屬年輕。誠然,攝影的收藏市場直到1970年代才正式開拓,其時的藏家亦非常專門。其後在1980年代,藏家開始視攝影為藝術,媲美其他媒材的最高成就。

全球藏家仍在努力鑽研攝影,探索過去的攝影師,認識正在將這種媒材推向嶄新方向的新一代攝影師。隨著世界各地對攝影的欣賞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其作為主要媒材,而以這項媒材為題的博物館展覽和學術刊物亦較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收藏攝影有甚麼基本知識?

M+博物館首個以攝影媒材為主的展覽「黑白──攝影敘事」印證了門類在香港日益重要。

攝影用以記錄、教導、啟發和表達,並且常常引發充滿創意的想法和概念。現時實屬收藏良機,蒐集珍稀罕有的照片,主攻市場上部分最受追捧的藝術家之作。

收藏攝影的最大動力在於易有共鳴,而攝影屬於平易近人的媒材。無論是人像、風景、城市容貌,或是其他偏好的類型,攝影藏家可用雙眼感受箇中樂趣。

基於以上原因,收藏新手正在探索這種媒材。他們流連博物館、知名典藏系列、藝博會和畫廊,觀摩攝影作品,被其感動,加以研究;並會參觀拍賣預展,準備探索、學習和購藏。

法蘭西斯.佐高巴迪《斑馬 #17》1988年作,銀鹽照片。「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鑑於攝影可以複製,所供圖像實際存有多少版本?

這取決於攝影師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時期。本次拍賣的所有作品皆為罕見,而富藝斯欣然呈獻史提芬.克萊因的獨版寶麗萊即影即有照片系列。寶麗萊即影即有照片在本質上已是獨一無二的物品,就像油畫或繪畫一樣。克萊恩的作品不僅讓觀者既深入又深刻地了解他的創作過程,更捕捉了流行文化歷史的重要時刻。此外,法蘭西斯.佐高巴迪的銀鹽照片《斑馬 #17》在同一尺寸亦屬獨版。

當代攝影師通常會為作品沖印多版。隨著1970年代的收藏市場起飛,如此做法變得更為普遍。早期攝影作品通常沒有多版沖印,但這並不降低它們的價值或重要性,因為大量標誌和學術知識有助確認它們的稀有度。與此同時,富藝斯專家隨時可以討論任何藏家有感興趣的藝術家或沖印作品,以便協助藏家建立個人收藏。

 


設計

托馬斯.赫斯維克《「擠壓」沙發》2011年作,擠壓鋁材。「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收藏設計與收藏藝術品有何不同?

藝術和設計之間存在本質的重疊。不少設計作品的雕塑感,例如托馬斯.赫斯維克的《「擠壓」沙發》,正正加強了這種聯繫。此外,藝術和設計往往反映相同的時代精神,而情感也以動態的方式互補。此外,兩者在品質處理方面相同,相關媒材、創新技術和工藝堪稱無與倫比。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重要的相似之處之一在於稀有性。富藝斯的精選設計作品通常聚焦限量作品,例如飄移工作室的《「脆弱的未來 3.12」》。

觀賞藝術品往往為了沉思,但一個空間內還是需要燈光和座位之流,而放置設計作品為空間生色不少。我們與設計通常有更頻繁的實體互動。座椅的類型及媒材(例如豪華華麗的沙發與堅硬的硬木椅子)掌控我們的體驗和使用時間,也決定了我們如何在這個空間居住。不同的家具和照明系統可以促進熱鬧的聚會或安靜親密的詳談。同時,它們亦可完全限制互動,鼓勵沉思的孤獨體驗。我們如何選擇和佈置設計作品決定了空間內人與人的互動。頂級設計師可以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改革傳統,重塑人類世界。

涵蓋藝術和設計的跨門類收藏是絕佳機會,創造全面且深思熟慮的個人敘事。

馬斯.英格蘭《「大麗花」支形吊燈 型號1563A》約1954年作,彩色玻璃 黃銅。
50.5 公分(19 7/8 英吋)高,129 公分(50 3/4 英吋)直徑。「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收藏設計有甚麼基本知識?

收藏設計的方向五花八門:或是個人熱情,希望擁有精美物品供作欣賞;或是直覺引導;或是研究,有關悠長設計歷史的資訊豐富。但對不少藏家而言,這是兩者的結合。

收藏系列可透過聚焦標誌性設計師來實現歷史意義。我們也認識被特定時代或風格所吸引的設計藏家,例如裝飾藝術或丹麥現代風格。同時,也有部分藏家傾向於玻璃或陶瓷等特定媒材,以及欣賞木工或漆器工藝的小眾藏家。一些獨特的系列是由不拘一格的收藏方向所驅動。假如該系列涵蓋不同時期,以及各種設計運動,這也顯示藏家個性和品味的多樣層次,開啟前所未有的新鮮對話。

飄移工作室《「脆弱的未來 3.12」》2017年作,磷青銅 LED燈 壓克力 蒲公英種子,第3/8版。「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拍賣

亞洲的設計收藏市場有甚麼趨勢?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亞洲客戶在該類別的顯著成長。平均而言,設計吸引了50%的全新亞洲客戶,而富藝斯香港的設計拍品成交率高達93%,表明了不斷增長的需求,無可否認。現在就是購入現當代設計巔峰成就的大好時機。

 


 

相關文章

十八幅史提芬·克萊因獨版保麗萊首度亮相香港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