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是什麼或可能是什麼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從無人機或靈魂的角度俯視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在牛仔布的燃燒殆盡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將自己上傳到一個更大的網絡之中;在那裡,我們不再是人類。」—— 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
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1986 年出生於曼谷,就讀於羅德島設計學院,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並與藝術家里克力·提拉瓦尼一起受訓。 跨越多個藝術學科,阿讓諾度才是一位視覺藝術家、電影製作人,最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位敘事者。他的作品深入探討了歷史記憶與個人故事、儀式與萬物有靈論的主題,還融合了受泰國嘻哈、科技和地緣政治所啟發的的元素,以獨特的方式融合了東和西、新和舊。
當觀眾沉浸在阿讓諾度才藝術視野所帶來的的感官轟炸中時,他們面對的是一種整體的藝術形式。 游離於各種媒介之間,貫穿藝術家作品的唯一共同點是他對身份的探索:即對身處於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中的「當代藝術家」的身份的探索。 查德·胡爾森貝克於1918年在他的宣言中曾預言了當代藝術生產的達達主義本質;他寫道:「生活就像是同時出現的嘈雜、色彩和精神節奏的合集 —— 伴隨著日常心理活動和殘酷現實裡的刺耳尖叫和狂熱興奮——而這些所有生活元素的匯集無庸置疑地融合成了達達主義藝術。」i
此次拍品——《我的白廟之旅3》,於〈富有歷史的畫作在一間充滿有趣名字的男人的房間裡2〉的展覽中展出。阿讓諾度才在作品縱採用穿著牛仔衣的另一個自我形象,表現出藝術家對自我和自身經歷的不確定性,並通過他的另我形象,以帶有距離的客觀角度呈現出他的個人成長。阿讓諾度才通過將牛仔衣物當作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奢華浪費的象徵以及用金色代表宗教工藝品的廢料,創造出了一個跨文化的作品雜燴。他通過將作品的平面變化為一個三維的沉浸式展覽體驗,從而將敘事的連貫性分裂開來。白廟的建築圖案與象徵著中國文化中的焚香紙的燒焦的牛仔布料被並置於畫布之上,把日常和世俗的元素升華至藝術的境界。藝術和繪畫也因此成為了一種儀式性的過程,也成為一種轉變的契機。
「當我想起表演的時候,我會聯想到儀式、禮儀圈,但這與任何宗教或信仰體系無關。把扁平化的身份轉述成立體的故事——這是我就是我對(表達)個人身份的看法。」—— 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
白龍寺(或白廟),清萊,泰國
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曾在全球眾多著名機構展出自己的作品,其中包括紐約的 CLEARING畫廊、香港 K11 藝術基金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PS1、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 他的作品也曾入選威尼斯雙年展和惠特尼雙年展。 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 香港K11及其他機構將他的作品納入收藏。 阿讓諾度才目前在紐約和曼谷生活和工作。